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中处理系统 1.技术路线。污水处理厂是目前集中处理污水的主要方式之一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通过物理过滤、生物降解和植物截留等作用机理除去**质,并通过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除去N和P,特别适用于生活污水、河道和自然湖泊水系的处理与回用等。 2.主要技术环节 (1)关键部件和设备。污水处理出水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微生物细菌对**污染物降解的有效性。不论是厌氧处理还是好氧处理,良好的菌种及其生存环境影响微生物的降解效果。土壤质地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土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。填料和植被性质以及气温等因素影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。 (2)推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。生活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大,一次性投资高,污泥处理困难。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工程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**地结合起来,且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低,出水水质稳定,易于管理和维护,是一种较为适宜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。 (3)应用情况。集中污水处理系统一般自动化程度高、便于管理,出水水质好且稳定,满足国家的排放要求。除土地处理方式外,各种集中污水处理方式在国内都有较多的工程实例,已积累了一定的建设和管理经验。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说明 1、总平面布置原则 结合工程场地的地形、地貌,力求使工艺设备布置集中,并使污水污泥流程流向短,节约用地,同时考虑清污分流。 2、竖向布置 竖向布置尽量利用场地的地形高差使污水重力自流,减少水力提升设备,降低运行能耗。道路保持原地形的坡降,场地雨水径流排入道路,沿坡降汇流至排水沟进行排放。 3、供配电设计 1)设计范围 对污水处理站的用电设备的电气负荷、低压配电系统,动力电缆和照明电线、用电设备的控制方式进行初步设计,并作出投资估算。 2)现有供电系统概况及设计 本污水站为三级负荷,通过现场调查和对各类用电负荷计算分析,拟在室外设明装配电箱,电力电源380V/220V,照明电源220V。 4、给水排水与消防 给水利用厂区内自来水,用DN25管引入,主要用于泵的引水、化药剂及清洗场地等,排水排入本工程的调节池内,雨水直接或沿道路排入河沟。消防根据GBJ16-87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规定,可适当配置泡沫灭火器。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土建构筑物设计 1.结构设计 1)、地基处理方法 本设计以实土作为土建设计依据,要求土地承载力。根据经济合理,施工方便的原则,拟采用开挖后采用C20混凝土找平浇注底板处理地基较为合适。 2)、结构形式 主体构筑物有隔栅井、隔油沉砂池、调节池、地下渗滤田及放流槽。隔栅井、隔油沉砂池、调节池均采用砖砌结构,地埋式,地下渗滤田采用砖砌结构,半埋式。 2.抗浮设计 由于场地处理于河边,地下水位较高,在设计高水位时,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抗浮问题。采取自动抗浮及降低地下水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。 3.抗震设计 根据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》,在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,建筑场地类型属二类,污水站所有构筑物均按Ⅶ度抗震设防。 整体设备构筑物均可抗Ⅶ度。砖混结构按规范进行抗震构造。砌体材料要求不低于MU7.5,砌体砂浆强度不低于M2.5, 并按规定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。